目前分類:精神食糧 (30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《精神食糧》/32 

32.有一天,人們將無法再激發靈感,也找不回追尋精神食糧的途徑。最後,除了自私及欲望之外,人類的心靈將是空虛的,而這也將是烈火大肆凌虐地球的時侯了。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31 

31.追求物質食糧是簡單、膚淺的,而且它會導致戰爭;尋求精神食糧則是困難而且深奧的,它將導向和平。而由於世上大部分的人只是盲從他們的直覺或劣根性,因此,有時候世間所呈現出來的與觸目所及的,似乎只有物質主義存在。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28.戰爭是個人私利的衝突,這衝突是因為不同的世俗快樂觀所造成的;而世界性的戰爭則起源於各國間私利的對立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《精神食糧》/28 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精神食糧》/27 

27.一味追求物質的人,必會和他人有所衝突,因為物質快樂是來自利用他人,或仰賴外在因緣環境所獲得的。因此,有自私就有衝突。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精神食糧》/26 

26.崇尚物質的人最重視他的軀體,寧可犧牲一切來飽足它;重視精神的人則看重心靈,寧可犧牲一切以換取心靈的祥和、平靜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25 

25.追求物質的快樂導致戰爭,追求精神的快樂則帶來和平。只要這個世界繼續崇尚物質主義及追求物質的快樂,和平就會無望,儘管成立再多的國際和平組織,也於事無補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24

24.追尋精神的食糧是有價值又榮耀的行為,它能實現崇高的理想,較之於追求物質的滿足,它是更難、更值得尊敬、更令人愉快及寬心的事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23 

23.無論在過去、現在或未來,都沒有人能因世俗的東西就心滿意足,因為在世俗的領域裡,滿足必須以「不滿足」作為燃料,一旦滿足了,歡樂也隨之結束。不論再怎麼費力找尋,都無法平息「欲望之火」,因為每當這些火焰才開始平息,就又再開始尋找更多的柴火—— 根本沒有留下時間去體會真正的滿足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22 

22.物質上的快樂是無法使人進步的,充其量只能在消耗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及法等六塵之後,感到滿足了胃口及身體變得肥胖罷了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21 

21.心智不容易成長和開拓,而且它不斷地發展,直到證得涅槃為止,當真正到達這種解脫時,即成就了至高無上、無窮的快樂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20 

20.凡是明暸這個世界的兩個領域的人,必然確信「肉體屬於心靈」,因為和心靈相比較,肉體是微不足道的,而且必須得依賴心靈,心靈的力量永遠是首要、穩定並且崇高至上的。凡是明暸世上兩個領域的人,必然明白追求精神食糧是比較好的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19 

19.凡是真正認識這個世界的人,會對「法」的快樂及真正的精神快樂表示敬意,他們把物質及外在的事物看成只是權宜之計,而且他們了解,人只是恰當地運用這些外物來尋得精神上的快樂罷了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精神食糧》/18 

18.具有慧眼的人,能如實地看清世俗肉體的或物質的快樂本質,他們知道當你被矇騙及單取一個領域的食糧時,是怎麼一回事 ,只了解快樂的一個領域就如同只了解半個世界一樣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精神食糧》17 

17.人們一旦獲得他想要的,就會變得煩亂不安!如果不能獲得他所要的,也會煩亂不安!一旦生活中瀰漫著黑暗,便會認為尋求快樂就是「涅槃」。事實上,這些人還無法由痛苦中掙脫出來,他們所經歷的快樂不過是一種束縛他們,使他們陷入深淵的假相罷了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精神食糧》/16 

16.凡是沈溺於財富、地位、名聲及交際應酬等物質享樂的人,心靈必然會達到某種高亢;一旦他們財富消失、職位下降、不受重視或令人厭煩時,他便會意志消沈;但是不論是二者中的那一種,都會以同樣的力量干擾情緒及心靈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15 
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13 14.這一類的人只剩下很少的意志力,凡是他們所能感受到的,都歸因於「心靈屬於肉體」,也就是說心靈只是肉體的偶發之念,因此,當他們一體驗到物質上各方面的快樂時,就認為那已是至高無上的「快樂」了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13 13.有些人在每天的生活中,常常搖擺於哭笑之間,他們的心靈不斷地處在高亢和消沈中,他們根據荷包的膨脹和收縮,或以是否有能力得到他們所想要的,來決定心情的上下和起落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精神食糧》/12 

12.即使那些崇尚物質享受及喜好享樂的人,自欺地以為這種快樂是時髦的、實在的,上天也非常清楚他們是在欺騙自己,打妄想而已。 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《精神食糧》/11 

11.凡是被物質蒙蔽心靈的人,終究會向劣根性屈服,而且與世界為敵,他們心中充滿著一種自認為難以超越的永恆業力,他們所能做的,只是忍受折磨及咀咒惡運。 〈《精神食糧》/佛使比丘著.香光書鄉譯〉(Food for thought: Some teachings of Buddhadasa Bhikkhu) 

香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1 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