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法句經》〈第一品 雙品〉
雖多誦經集,放逸而不行,如牧數他牛,自無沙門分。(偈19)
雖誦經典少,能依教實行,具足正知識,除滅貪瞋痴,
善淨解脫心,棄捨於世欲,此界或他界,彼得沙門分。(偈20)
──了參 法師譯
19. Even if he recites a lot of scriptures, but does not act accordingly, the negligent man. He is like a cowherd who counts others' cows. He does not share the [blessings of] monkshood.
20. Even if he recites a little of scriptures, but lives in truth according to the Dharma, having abandoned lust, hatred and delusion, has the right knowledge, with a well emancipated mind, is not attached to anything, either in this world, nor in the other one, he shares the [blessings of] monkshood.
◎《法句經》故事──兩位老友比丘的故事
(三之三)如牧數他牛
有一次,這位證果的勝道沙門入舍衛城拜謁佛陀,之前他先到老友博學比丘的處所,將缽和袈裟寄放老友處,拜謁佛陀之後,旋即回到老友處所準備敘舊一番。
博學比丘早已準備好了兩個位子,並召集他的弟子們前來,聆聽他倆的辯論。
此時,佛以佛眼觀此因緣,知道博學比丘雖然博覽群經,然對內證工夫卻豪無所獲,夜郎自大,甚可憐愍,於是整裝朝著博學比丘的住處走來。
佛陀的突然到來,令大眾頗感驚訝,頂禮佛陀之後,大家恭請佛陀上座。
佛陀問博學比丘:「初禪是什麼境界?」博學比丘一時語塞,無言以對,再問二禪、三禪、四禪、五禪境界(註三)如何?博學比丘均啞口無言,不知如何作答。
佛陀轉身將同樣的問題詢問這位森林裏的阿羅漢比丘,均對答如流。佛陀贊歎地說:「善哉比丘!」
接著佛陀之問博學比丘有關八種定(註四)的境界如何?博學比丘瞠目結舌,一句話也答不出來,反之他的老友則一一回答得非常仔細。佛陀又連連贊歎:「善哉!善哉!」
佛陀再問四果(註五)之位階情況如何?這些都是內觀實證的境界,阿羅漢比丘從容的詳細稟告佛陀,博學比丘在一旁楞楞地聽著,心中慚愧不已,而佛陀又不住地贊歎老友。
博學比丘的弟子們不明究裏,眼看佛陀不停地贊歎那個看起來豪不起眼的比丘,而他們的老師那麼博學,又辯才無礙,卻沒有得到佛陀絲毫贊許,心中甚感不服,私下交頭接耳,紛紛議論。
佛陀問明了原諉之後說道:「你們的老師像領工資的牧童,他只負責將老闆的牛帶到草地吃草,但卻沒有喝到擠下來的牛奶──從享盛名而不得法味;而勝道比丘,他堪稱我的徒兒,他領受了我的真髓──他有法味。」佛因而又說偈言:
「雖多誦經集,放逸而不行,如牧數他牛,自無沙門分。」
「雖誦經典少,能依教實行,具足正知識,除滅貪瞋痴,
善淨解脫心,棄捨於世欲,此界或他界,彼得沙門分。」
大眾聞佛說偈已,眾中有多人開悟證果。(全文完)
──護法法師譯,摘自《臺南維鬘佛教傳道協會會訊》 [84 ('95) 12] 。
註三:五禪:依《清淨道論》,色界善心與禪支相應的各別而有五種,即:
(一)與尋、伺、喜、樂、定、捨相應的為第一禪。
(二)以超尋,即與伺、喜、樂、定相應的為第二禪。
(三)更超伺,與喜、樂、定相應的為第三禪。
(四)更離喜,僅與樂、定相應為第四禪。
(五)以捨棄尋、伺、喜、樂,僅存定的為第五禪;
但依原始佛教以來,一般都說四禪,即初禪離諸欲及諸不善法,有尋有伺,二禪尋與伺止息,內心淨,心統一,定生喜樂,三禪捨離喜心,依捨而住,有念有正知,受身之樂,四禪斷苦樂、滅憂喜,依捨而念清淨。
註四:八種定: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空定也。四空定即空無邊處定、識無邊處定、無所有處定、非想非非想處定。
註五:四果:指須陀洹果、斯陀含果、阿那含果、阿羅漢果,稱四沙門果,略稱四果,指聲聞乘在修行過程中的四種階位。
ref:
http://nt.med.ncku.edu.tw/biochem/lsn/Tipitaka/Sutta/Khuddaka/Dhammapada/DhP_Story019_20.htm
留言列表